鋁箔膜電暈機 鋁箔膜印前電暈處理設備 輸送帶電暈處理器

鋁箔電暈機

6um鋁箔電暈處理

鋁箔電暈處理視頻》》》

大多數塑料薄膜(如聚烴薄膜)屬非極性聚合物,表面張力較低,一般在29-30mN/m,從事論上講,若某物體的表面張力低于33mN/m,目前已知的油墨與粘合劑都無法在上面附著牢固,因此要對其表面進行電暈法處理。其處理原理是在處理設備上施加高頻、高壓電,使其產生高頻、高壓放電,產生細小密集的紫藍色火花。

空氣電離子后產生的各種離子在強電場的作用下,加速并沖擊處理裝置內的塑料薄膜。這些離子粒子能量一般在幾電子伏特到,與塑料分子的化學鍵斷裂而降解,增加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積。放電時還會產生大量的臭氧,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,能使塑料分子氧化,產生羰基與過氧化物等極性較強的基團,從而提高了其表面能。

電暈處理的優點如下:處理材料的范圍廣,可用于聚乙烯,聚丙烯、聚氯乙烯、聚酰胺、聚酯、聚碳酸酯氟類塑料,以及各種相應的共聚物;處理時間短,速度快,

可在生產線上進行處理;操作簡單,易于控制;電暈處理只涉及塑料表面極淺的范圍,一般只有納米數量級,基本不影響塑料的機械性能:無廢液排入,基本不污染環境。

電暈處理廣泛用于薄膜印刷、涂布和復合前的表面處理,以及厚度小于0.6mm片材的表面處理。薄膜的處理程度直接影響后加工的質量,必須嚴格加以控制。

若處理程度不夠,薄膜的表面潤濕性沒有明顯改善,會出現油墨的附著力差等問題。反之,若處理程度過頭,會出現薄膜表層老化,光澤變差,表面分子交聯過多,熱封性變差,薄膜易粘連(特別是在夏季高溫天),出現分切困難,使用時難以分開等問題??傊?,在滿足后加工要求前提下,應防止處理過度。

鋁箔電暈處理的一些常見應用場景

新能源鋰電池鋁箔

數據顯示,以電暈鋁箔作為集流體制成的電池在電池正常使用的SOC(90%~20%)區間內,電池的直流內阻較正常電池偏小,且在此區間內電池直流內阻的增幅較小,即采用電暈鋁箔作為集流體,極片與集流體之間的界面阻抗增幅較小,極片與集流體之間的粘附能力會較正常極片強。對鋁箔進行電暈處理可以提高活性物質與鋁箔間的粘附力,降低電池的接觸電阻,從而可以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倍率充放電性能。

油墨印刷鋁箔

達因值越高,表面能量越多,因此表面也就越容易接受油墨。如果表面達因值過低,油墨就無法干透并會剝落。經過電暈處理的鋁箔表面達因值可達到48-60dyn/cm,對鋁箔成品后續的油墨上印提供極大幫助。

電暈處理檢測方法

實際操作上常用臨界表面張力測試法來進行檢測。

不同的薄膜印刷、復合所需的臨界張力。處理效果會隨時間延長呈指數規律消退,消退速度與存放環境濕度、原料牌號與薄膜厚度等因素有關。存放環境溫度越高,消退速度越快,并且越徹底。例如在200C以下環境溫度中存放,聚乙烯薄膜的臨界表面弓長力在38-4ZmN/m,到36度以上,不管原薄膜處理程度有多深,3天時間后,將將會退到38mN/m以下。處理完后,最好在3天內用完,否則印刷或復合效果會明顯下降。

鋁箔電暈機

處理效果的檢測方法:

臨界表面張力法檢測:將乙二醇乙醚(表面張力30mN/m)和甲酰胺(表面張力57mN/m)混合,就可得到表面張力30-57mN/m的一系列測試液。預先仨計出薄膜的表面張力值,然后在其表面涂布相同張力值的測試液,每次的涂布面積約40X±5mm2,涂布要在0.5S內完成。

如果涂布的液膜保持Zs以上不破裂時,再用表面張力高的測試液測試;如果液膜在2s內破裂成許多小液滴,則改用表面張力小于36mN/m,說明處理質量不好,需重新處理。膠帶粘揭法:用膠粘帶粘貼在印刷過的薄膜上,用手指將其壓平,使之與薄膜緊密貼合,將薄膜慢慢揭起,觀看印墨被膠粘帶粘起的情況。如果印墨的剝離率小于1%,可認為處理質量好;印墨的剝離率在1~10%之間。